日本医疗机器人能缝葡萄皮,赴日医疗费用有望降低
世界顶级的医疗机器人有多强大?能把厚度仅1毫米的葡萄皮缝合如新。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已被引用于临床。
2017年年末,日本爱知县一名60岁的男子发现了早期胃癌,于次年2月自费接受了“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尽管手术需要切除胃的三分之二,但是伤口却十分小。日本全国的大学医院为实现医保覆盖机器人手术,正陆续导入280台“达芬奇”。
由于伤口小到看不出来,且不容易引起术后并发症,所以不少患者在做完手术后甚至不知道伤口在哪里。
购买一台“达芬奇”的价格在2亿日元到三亿日元左右(约1200万~1800万人民币),其手术成功率高达99.7%。
日本大举研发医疗机器人,是科技创新,也是不得已之举。
日本近七分之一的人口是75岁以上老人,而且从2000年到2016年,每年的医疗保健支出增速比经济增速快了40倍。
而且,与英国、澳洲和其他实施全国性医疗保健制度的国家相比,日本基本拼凑了一个全民覆盖的医疗系统,该系统依赖于各种私人和公共医疗机构、数千家保险公司,以及势力强大、代表医生和药剂师的专业团体。患者只负担部份医疗成本,即可自由选择医生和看病的频率。在日本缴纳保险费的外国人也可平等享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也就是说,日本的医疗保健系统面临着“入不敷出”的危机。
导入机器人真的人减轻医疗成本吗?答案是肯定的。
根据日本朝日新闻的报道,日本名古屋大学医院计划部署一组机器人护士来帮助运送药品和医学样本,这样夜班工作人员工作量能够相应的减少。众所周知,日本的用人成本非常高,且夜班工资要比正常工资高出不少,导入“不知疲倦”的机器人护士,能有效减少用人开支。
日本著名的医学大学------昭和大学联合机器人生产商Tmsuk,研发出了一款新型的智能机器人“昭和花子”。“昭和花子”完全仿照真人设计,有敏感的“神经”系统,当医生弄疼“她”时“她”会做出痛苦的表情和呼喊。昭和大学计划将这个仿真机器人用于实习生的日常练习,这样做能大幅缩短实习医生的临床实践时间。
(为“昭和花子”实施牙科手术↓)
综上,从医护人员培养,到手术治疗,再到术后护理,整个医疗服务的全程都有机器人参与。未来,日本医疗界机器化的比例将会更高。机器人的全方位导入,既能削减医疗开支,维持现有的医疗健康保健体系,又能进一步提升日本的医疗水平。
外国人可以享受日本的医疗服务吗?
日本高水准的医疗服务吸引了不少外国人前往就医。比如,早在2008年,日本全国癌症治愈率就已经达到了68%,位居世界第一。目前,日本政府已经开放了“医疗签证”,准许外国人在日本看病、手术、接受护理,甚至还包括从健康检查到温泉疗养等的广泛范围,同时还准许亲人陪同。
一般“医疗签证”最长可滞留90天,根据病情可延长到180天。不过,持有“医疗签证”的患者需负担全额治疗费。在机器人尚未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情况下,日本的治疗费用是国内的2倍左右,一般癌症治疗费用约为400万日元(折合25万人民币),质子治疗需要25万人民币左右。癌症免疫疗法每次需要2万人民币左右,门诊费用大概在500-1000元人民币。医疗机器人普及之后,外国人在日本就医产生的医疗费有望相应降低。
日本的“医疗签证”其实算是“医疗”+“旅游”签证,日本的很多疗法包含了温泉理疗等项目。持有“医疗签证”亦可以享受体检、癌症筛查等服务,算是集“健康管理”和“旅游观光”为一体了。
外国人想要享受日本医疗福利系统(指看病报销),需持有“留学签证”、“工作签证”或“永住”。相比“留学”签证和“就劳工作”签证,对高净值人群来说,我们比较推荐申请“经营管理”签证。
“经营管理”签证其实是“工作签证”的一种,要求申请者在日本合法经营公司。设立公司的门槛较低,只需500万日元(约合30万人民币),再至少雇佣长期职员2人就可以,然后,主签证人签证可随着公司的存续,不断续签签证。获签后,主签证人的家人也可加入日本的“国民健康保险”,继而可享受日本的社会福利,包括公立的教育、医疗、进出居留日本等权利(部分贷款等权力需要一定时间周期的积累)。且子女在就读日本的大学时,学费只是留学生的1/3 -1/5。
当然,做任何生意都有风险。但投资房产、经营民宿是较为稳妥的一种投资方式。比如,日本大阪即将迎来2024年的赌场开业、2025年的世博会,且背靠旅游资源丰富的关西腹地,未来获得持续性收益的可能性较高。公司运营状况良好的情况,也容易获得“永住”身份。且房产作为不动产,本身就具有财富保值、升值的属性。
如果您对日本关西房产投资、医疗、教育等感兴趣的话,欢迎来询。
想到日本投资的朋友联系我吧!